历史典故 > 前腐后继

【释义】 前任因腐败倒下,后任继续腐败。多形容官场的腐败现象连续不断。

【例】 ① 而我国现行体制下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权力,所能带来的利润又何止百分之三百,无怪乎贪官们不惜“前腐后继”了。(民主与法制2001.10期 木益《“前腐后继”说明了什么》)

② 而近几年来,来自地方药监系统官员犯事的也大有人在,药监系统的贪腐事件可谓“前腐后继”。(南方周末2010.6.30汪言安《“前腐后继” 国家药监系统重病缠身?》)

③ 通报指出,武宣县三任县委书记“前腐后继”,这个教训非常沉痛,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从中引以为戒。(新华网2010.11.16《广西通报多人严重违纪法案 3任县委书记前腐后继》)

④ 13年里同一单位四任厅长“前腐后继”,令交通厅长的“高风险”特征再次凸现。官员贪腐,并非无成本的生意……为什么在此情况下,每一个新任厅长仍然愿意选择高成本的利益追求行为?(新京报2011.1.7《交通厅长“前腐后继”,咋治?》)

⑤ 这几年,反腐利剑一再刺出,对腐败高发领域、行业也加强重点监控,为何还是没能遏制“前腐后继”的脚步?(人民日报2011.5.19《工程建设为何“前腐后继” 司法惩处须到位》)

⑥ 因此,在继续严打官员贪腐行为的同时,更应当多关注那些官员得以“前腐后继”的岗位权力结构及其机制原因。(新民晚报2011.7.23游伟《从苏杭二贪官伏法说起》)

⑦ 所以,腐败的“文化气场”说的是一个社会对腐败的“潜预期”。分析到了这一层,问题就不是“替贪官开脱”那么简单了;贪官的个人责任逃不掉,但贪官的“前腐后继”却是一个“社会病”,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连死刑都威慑不住腐败。(东方早报2012.5.15方绍伟《作为“文化气场”和“集体无意识”的腐败》)

【辨说】 “前腐后继”由“前赴后继”套用而来,而“前赴后继”又套用自“前仆后继”。过去的先烈为人民的幸福“前仆后继”,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的贪官却为一己之私利“前腐后继”,完全置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结构分析】 动词性主谓联合结构。

前腐后继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