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 汉字:蕢

蕢汉字
拼音:kuì,kuài 四角码:44806
部首:艹 总笔画:15 部首外:12
98五笔:akhm 86五笔:akhm 郑码:ejal
统一码:8562 仓颉:tlmc 笔顺:122251212511134
 异体字:   𤆂 𧂟 𧸋 𧷩 

汉字:「蕢」基本解释


〔蒉〕
《説文》:“蕢,艸器也。从艸,貴聲。臾,古文蕢。象形。《論語》曰:‘有荷臾而過氏之門。’”
(一)kuì 《廣韻》求位切,去至羣。微部。
草、竹编的筐。《説文·艸部》:“蕢,艸器也。”《論語·憲問》:“有荷蕢而過氏之門者。”《漢書·何武王嘉師丹傳贊》:“以一蕢障,用没其身。”顔師古注:“蕢,織草為器,所以盛土也。”王禎《農書·農器圖譜八·蓧蕢門》:“蓧、蕢,皆古盛穀器也。”
(二)kuài ㊀《廣韻》苦怪切,去怪溪。微部。
(1)菜名。即赤苋。《爾雅·釋草》:“蕢,赤莧。”郭璞注:“今之莧赤莖者。”
(2)秽,腐坏。《吕氏春秋·達鬱》:“故水鬱則為污,樹鬱則為蠹,草鬱則為蕢。”高誘注:“蕢,穢。”陈奇猷校釋:“疑蕡為殨之同音假字。《説文》:‘殨,爛也。’”
(3)姓。《萬姓統譜·卦韻》:“蕢,《風俗通》云:與蒯同音。……蕢晴孔子弟子。”《禮記·檀弓下》:“哀公使人弔蕢尚。”
㊁《集韻》苦會切,去隊溪。
通“”。土块。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履部》:“蕢,叚借為塊。”《禮記·明堂位》:“土鼓、蕢桴、葦籥,伊耆氏之樂也。”鄭玄注:“蕢當為𠙽,聲之誤也。”孔穎達疏:“蕢桴,以土塊為桴。”

工具书 影印版 备注 文字版
汉语大字典 第3508页 第11字
中华字海 --
汉语大词典 第13065页 第9卷 548
现代汉语词典 第760页  
字 源 第53页  第5字
中华大字典 第1926页  第7字
康熙字典 (内府) 第2529页 第17字 文字版
康熙字典 (同文) 第1058页
考证:第1667页
第28字
考证:第33字
文字版
异体字 𤆂𧂟𧷩𧸋详情
说文解字注 第173页 文字版
说文解字 (陈刻本) 第37页
说文解字 (孙刻本) 第49页 文字版
说文解字 (日藏本) 第40页 左栏
说文解字 (汲古阁) 第54页 文字版
说文系传 第82页
说文解字诂林 第1845页 补遗:16256
补编:14875
经籍籑诂 第6250页 去聲,四寘下(韻目第6192頁)
第6957页 去聲,十卦(韻目第6928頁)
第6346页 去聲,四寘,下補遺(韻目第6316頁)
第6983页 去聲,十卦,補遺(韻目第6968頁)
文字版
文字版
字形演变 详情
类 篇 第30页 下栏 第19字 文字版
字 汇 第879页 第20字
正字通 第1962页 第16字 文字版
龙龛手鉴 第205页 第39字
玉篇及残卷 第259页031 卷13第162   文字版
篆隶万象名义 第705页 列行:22 文字版
宋本广韵 第351页34字 第385页52字  文字版
宋本广韵 第360页34字 第394页52字  文字版
宋本广韵 第343页  第377页   表格文字
集韵 (述古堂) 第480.6.1页 第525.6.1页 第533.7.7页  文字版
集韵 (明州) 第480.6.1页 第525.6.1页 第533.7.7页  文字版
中上古音韵 中上古音韵  表格文字 
中原音韵 第41页 第108字  
书法字典 书法字典 书法字典
大书源 第2328页
中文大辞典 第12581页
订正六书通 第278页 
甲骨文字典 --
新甲骨文编 --
金文编字典 --
新金文编 --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