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约定俗成
原意是指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的共同意向而制定,因而为人们承认和遵守。后则泛指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某种事物的名称、形式或某种社会习俗。荀卿认为,事物的名称并不是本来就合宜的,而是由人们互相约定一个名称,约定了,用惯了,就认为这一个名称是合宜的,而与约定的名称不同的就认为是不合宜的。什么名称代表什么实物,并不是一开始就固定的。大家约定用这一名称命名这一实物,用惯了,也就成了它的名字了。名字无好坏之分,只要明白易懂、不易产生误解,就是好名称。
【出典】:
《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例句】: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并列 约定,共同议定;俗成,因大家的习惯而自然形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某种社会风俗,最初由一些人相约命定,沿用既久,遂为社会公认。语出《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刘心武《京漂女》:“‘京漂’之间有些~的‘漂规’,凡还没出道尚在挣扎中的‘漂哥’‘漂妹’常常互献信息,以备选用,也算是相濡以沫,‘有饭大家吃’,一种人际温情吧。”△多用于社会习俗或事物名称方面。→相沿成习
解释 指某种名称或习惯,因广大群众长期习用,为社会所公认而 固定下来。
出处 《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韩非子、李斯皆其学 生。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各家之长,撰成《荀子》 一书,表达了自己在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 “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 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 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 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在《荀子·正名》篇中, 荀子探讨了确定事物名称的 原则。他认为,事物的名称 本有好多种叫法,至于哪种 最合适,本身并没有什么道 理。事物是通过约定的方式 为之命名的,大家都承认 的,就是合适的。不同于大 家的约定,不为大家所承认 的,就是不合适的。
近义 相沿成习
例句
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 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 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 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